高俊峰 國家級工藝美術師1969年4月生於宜興製陶世家,資深陶藝家;其外祖父為新中國七老藝人之王寅春大師,從小就受到紫砂藝術的熏陶,在其間的學習中逐漸紮實了基礎作品形體優美,氣韻雄壯,追求意境統一,重點突出紫砂的“張力感,平衡感,整體感”三要素。作為全手工制壺風氣的領跑者之一,作品深受行家的喜愛與追捧並被多種藝術雜誌刊載,主攻大品花器類別。近年尤其注重對於新生代實力派陶手的培養,門下英才迭出,湧現出如談雄飛,宋永剛,蘇俊,王晟越,儲文峰,陸文潔,宗文麟,孫俊,殷立敏,邵小英....等等新生代熱門陶手。
錢一清,1969年生於江蘇宜興2014年高工,1987年進入紫砂工藝廠,學習製陶工藝,後拜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黃自英門下學習陶刻裝飾藝術,2002年進入研究所跟隨中國著名陶瓷藝術大師鮑志強(樂人)繼續學習深造。作品注重詩,書,畫刻融陶藝於一體的表現形式,具有紫砂的金石味,書卷氣,受到壺界同仁和收藏家的廣泛好評和肯定。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980-1985年間紫泥(甲子泥)
呂堯臣,男,漢族,宜興人,生於1941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隨紫砂名家吳雲根學藝。四十餘年的陶藝生涯,新品層出,風格韻秀而古樸。尤獨創之「呂氏絞泥」出神入化,堪稱一絕,海外有「壺藝魔術師」之稱,作品與「黃金爭價」,屢為「故宮博物院」、國務院、「紫光閣」等單位收藏。專事紫砂器的造型設計工作此期間,新品層出:“竹爐茶具”,“竹圈酒具”,“玉帶壺”等作品屢獲全國陶瓷美術穎別緻,做工細膩嚴謹,深受紫砂同好和陶瓷專家讚歎,並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以當代珍品收藏。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41年生於江蘇宜興,1957年進江蘇紫砂工藝廠,隨朱可心、施福生學藝,1979年進紫砂工藝二廠,所製作品、花貨,奇形產品等無一不精,制壺容量大到可裝入上百斤的茶壺,小到微型什錦掌上小壺,更是令人稱奇。 1985年“歡聚壺”榮獲省陶瓷產品同行評比三等獎,獎杯式咖啡壺獲農業部全國陶瓷行業評比二等獎,1990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部,從事工藝藝術行業三十年榮譽證書,1996年晉升為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葛陶中,1957年生於宜興,現為高級工藝美術師。 1976年6月進紫砂工藝廠隨李碧芳學習,1978年進入紫砂研究所,師從沈蘧華,並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貼身指點,從事紫砂陶創作,技術全面,製作精良,不斷探索紫砂之精華,充分利用紫砂泥土的特性來達到其藝術效果。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國良,1954年生於江蘇宜興,2007年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紫砂藝術名人,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宜興紫砂文化藝術研究專委會會員。其作品不論光素、花貨、筋紋器等都以追求富有挑戰性的難、新、奇、巧而形成個人獨有的風格。對於茗壺的製作講究實用與收藏價值兼顧,不拘泥於流派,從不專做某一類風格作品,依創作靈感發揮。作品頗具個性,端莊秀雅且富情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荊溪惠孟臣,是宜興一廠早期壺中,名聲最響的作品。玩早期壺的玩家,莫不夢想擁有一把「荊溪惠孟臣製」紫砂壺。原因無它,特徵明顯、好記好看、有典故說,是它受歡迎的原因。荊溪惠孟臣外,還有荊溪南孟臣、宜興惠孟臣,都是同系列的名壺。一廠標準壺最大特色。除此之外,還有底款「荊溪惠孟臣製」、荊溪南孟臣、宜興惠孟臣「中國宜興」,蓋款姓名、數字等不同的組合。一廠壺主要為外銷,早年由香港轉銷台灣,標準壺最受台灣市場喜愛,其中「荊溪惠孟臣製」、「請飲中國烏龍茶」等壺更是受到喜愛。標準壺保溫方便、好看、好用,因此成為泡茶必備工具。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潘壺的由來,據《陽羨砂壺圖考》記載,晚清的時候,福建有位潘仕成字德畲,為清道光廣東番禺人。先世以鹽賈起家,累官至兩廣鹽運使。由於潘氏家傳素嗜飲茶,便到宜興訂購專用的紫砂壺。一來自用,二來用於往還贈禮。他訂做的紫砂壺和一般紫砂壺不同,除了壺型外,會在蓋沿落款陽文篆字潘印,其它部位完全不落款。因為壺型美觀、好用,加上潘姓家族名聲遠播,因此這種壺的型式流傳愈廣,就成為獨特的潘壺。
潘仕成(1804~1873),字德畬、德輿,祖籍福建,世居廣州,是晚清享譽朝野的官商巨富。潘仕成先祖以鹽商起家,他繼承家業後繼續經營鹽務,以至洋務,成為廣州十三行的巨商。潘仕成一生主要在廣州度過,他既經商又從政,既好古也學洋,既是慷慨的慈善家,又是博古通今的古玩、字畫收藏家,他還出資自行研製水雷、從國外引進牛痘,獲得官員和民眾的普遍讚譽。他主持修建的私人別墅--海山仙館,成為嶺南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范建華,女1964年出生於陶藝世家,1982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拜著名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為師,後隨母曹婉芬進一步鑽研壺藝,擅長製作花貨及筋紋器的製作,作品古樸典雅,線條流暢,富精巧而秀美。1988年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陶瓷造型設計,使設計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作品一攬各大獎項,深受壺友喜愛與推崇;“碩梅茶文具”獲中國宜興國際陶藝展二等獎,第七屆全國陶瓷評比優秀獎;“梅花三弄”獲華東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喜鵲登梅”獲江蘇省首屆新人新作二等獎;“梅椿茶文具”獲江蘇省首屆新人新作三等獎“龍出升天”獲江蘇省首屆新人新作優秀獎;“鳴嘯茶具”獲中國傳統工藝精品獎;“魚躍茶文具”獲中國陶瓷藝術展覽,中國名窯名瓷名人名作展銅獎。2012年研高,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2016年第六屆),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2016年第二屆),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荊溪惠孟臣」。荊溪是宜興古地名。惠孟臣為明代紫砂壺名家,姓惠名孟臣。
荊溪惠孟臣,是宜興一廠早期壺中,名聲最響的作品。一廠早期商品壺,都是多人大量製作,以水平壺為大宗。惠孟臣是水平壺名家,因此以他名號落章款。一廠惠孟臣系列壺,約在1978年至1983年間製作,除了「荊溪惠孟臣製」外,還有「荊溪南孟臣製」、「宜興惠孟臣製」、「中國宜興」等 。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碧芳 高級工藝美術師,1939年12月生於江蘇省宜興丁蜀鎮。1955年10月考入“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紫砂工場紫砂工藝學習班”,拜朱可心先生老師,學習紫砂製陶技藝。在如父一般的恩師指教下,她虛心好學,心靈手巧,年輕時就享有“男有春芳,女有碧芳”的讚譽。1958年8月受聘任紫砂工藝輔導,開始培訓學徒,先後連續二十多年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技藝人才,共計數百人,不知傾注了多少心血,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既要完成額定任務,又要傳授陶藝。她不斷進取,在紫砂藝陶製作技藝上,不僅掌握了光器、花器、筋瓢器門類製作的泥性和技法,還悉心學習其他老藝人的長處,為己所用,不斷攻克技術難關,不斷攀登技術高峰。1982年鎮江地區授予工藝美術師稱號。 1984年晉升為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潘持平,1945年生於江蘇宜興,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輕工廳評定)。
195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名藝人徐盤大、陳福淵學藝,後得顧景舟大師教澤指導先事盆藝,後專事壺藝,尤擅長紫砂壺方器造型。
代表作品有《四方段玉壺》、《方舟壺》、《方鍾壺》等,作品《升方壺》被香港茶具文物館收藏。
其撰寫的論文《傳統陶藝與宜興紫砂》及《淺談方壺成型工藝》等在香港《中華傳統陶藝及現代陶藝論壇》、《紫砂春華》等刊物上發表。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宜興紫砂一廠,起於1958年,止於1998年。這浩蕩的四十年所生產的紫砂壺商品數以百萬計,再折算天然、災害及人為損壞,打個五折也是一筆可觀的數字,但人們對於紫砂壺的喜愛,可又豈此這個數字能滿足。80年代初期,因港商的加入流通, 紫砂開始火熱,雖迫於當時政治氛圍,可兩岸紫砂經第三地轉折仍是私通不斷,為了紫砂,中國本地以外的壺友藏家可謂是千方百計,當然,紫砂壺獲得不易,需求過於供給,利益所趨之下,「仿製」也成了必有的歷程。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季益順,1960年出生於江蘇宜興。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紫砂行業協會壺藝專業委員主任,收藏監賞委員會主任,2018年5月14日,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季益順 197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著名紫砂陶藝家、高級工藝師高麗君學藝。 1983年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學習深造。作品形成了花素相融、賞用皆美、風格獨特的壺藝流派。 2006年,《江南水鄉一景》五件組壺獲第八屆全國陶瓷創新設計評比金獎,作品《紫氣東來》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另外,多件作品參加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展評,獲金質獎。
在紫砂藝術探索中心,紫砂大師季益順把繪畫、浮雕與壺體有機結合,創作作品以[新]、[特]、[精]、[巧]、和實用著稱於世,題材寓於詩意,造型優美,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大賽中獲獎,近幾年多次榮獲首屆、二屆、三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銀獎,並多次在電視台、報刊雜誌中作專題介紹。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湘君,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省工藝美術學會 會員,中國宜興紫砂文化藝術品研究會會員。 1957.10.17,年 生於江蘇宜興陶都。1976年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工作。先後師承李碧芳,謝曼倫。多年壺藝研究和製作經驗的積累,現今作品在香港,台灣以及國內已頗有名氣,深受壺藝愛好界人士的青睞及珍藏,在國內行業大展中屢獲獎項。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毛國強(一粟),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手指畫研究會終身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哈爾濱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毛國強1945年6月生於宜興蜀山南街陶藝世家,從小耳濡目染接受藝術薰陶。195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任淦庭先生。1987年進河南書法研究院函授,指導老師陳天然先生。
從藝50多年,對紫砂藝術和書畫藝術研究頗深,作品洗鍊雋永、厚積薄發,基本功紮實。陶刻作品雄渾、恢宏淋漓外露,線條運刀處理磅礴和靈動之氣相結合。 曾多次獲國內外獎項:全國陶瓷創作設計評比一等獎、西湖博覽會金獎、太湖博覽會金獎。作品被美國洛杉磯藝術館、亞泰博物館、中南海紫光閣、天津博物館、故 宮博物院收藏和展示。先後和書畫藝術大師陸儼少、程十發、唐雲、韓美林、范曾先生交流紫砂作品,受到他們的讚譽。並參加中國首屆全國刻字展、中國美協第 16屆國際美術特展,全國手指畫提名展。並先後在廣州藝術博物館、潮州仰山堂、美國洛杉磯藝術館舉辦個人藝術展。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呂堯臣,男,漢族,宜興人,生於1941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隨紫砂名家吳雲根學藝。四十餘年的陶藝生涯,新品層出,風格韻秀而古樸。尤獨創之「呂氏絞泥」出神入化,堪稱一絕,海外有「壺藝魔術師」之稱,作品與「黃金爭價」,屢為「故宮博物院」、國務院、「紫光閣」等單位收藏。專事紫砂器的造型設計工作此期間,新品層出:“竹爐茶具”,“竹圈酒具”,“玉帶壺”等作品屢獲全國陶瓷美術評比金獎,銀獎於是呂有了“創作大師”之譽。作品造型新穎別緻,做工細膩嚴謹,深受紫砂同好和陶瓷專家讚歎,並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以當代珍品收藏。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興一廠為官廠,在1958年成立。一廠負有外銷創匯責任,為了大量產製紫砂壺,將過往個人製作改為團體製作,由工匠帶領幾位學徒大量商品化製作紫砂壺。 一廠在1977年到1982年,出產的壺會標上綠色標籤,上面印有「MADE IN CHINA」,因此被稱為綠標標準壺。這也是這時期一廠標準壺最大特色。除此之外,還有底款「荊溪惠孟臣製」、「中國宜興」,蓋款姓名、數字等不同的組合。一廠壺主要為外銷,早年由香港轉銷台灣,標準壺最受台灣市場喜愛,其中「荊溪惠孟臣製」、「請飲中國烏龍茶」等壺更是受到喜愛。標準壺保溫方便、好看、好用,因此成為泡茶必備工具。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大革命前期是1966-1971年,時代的主旋律是破舊立新、否定傳統。宜興紫砂工藝廠只生產普通商品壺,銘文也只能是毛主席語錄、詩詞,刻畫也只能是樣板戲、紅衛兵、工農兵形象、毛主席詩詞意境畫,由此構成了紫砂文革壺的早期特點。1971年下半年,國家對工藝美術生產的政策有改變,周恩來總理指示只要」不是反動的、黃色的、醜惡的「都可以組織生產,並號召工藝美術行業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思想指導下,為國家多生產出口商品,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所以,紫砂壺的面貌立刻有了很大的變化,表現為器形設計有了極大的發展,新的壺式不斷出現;由於」極左「思想還很濃厚,還在威脅著正常的藝術創作,只是儘可能地採取迴避的態度,所以紋飾在題材內容方面沒有發展。但文革壺早期的裝飾也迅速消失,只是在一些傳統壺式上刻有與茗茶有關的銘文,但仍是文革前的內容。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束鳳英,高級工藝美術師,束六度之女,胞弟束旦生。 1940年生於江蘇宜興,2015年3月21日去世。 1955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跟隨顧景舟大師學了二年基本功。在嚴師的要求下學得了深厚的基礎,而後跟裴石民老藝人學做花貨,不論光貨、花貨樣樣都學,如螃蟹、花果等。
學徒滿師後,束鳳英又從事產品的製作,到1971年至1980年間又再次擔負起培養藝徒的工作,共帶領了三批學徒,如張毅、丁洪順、高建華、高建芳、丁亞平等,他們現在都具有較高的技藝水平。
1981年由於紫砂漸受矚目,廠方便集合各方人才成立研究所,由顧老帶領一起研究紫砂工藝這項傳統藝術與製作。而這段訓練對其而言是個重要階段。集精英共聚一堂,接受精力充沛的顧老嚴格要求和實務訓練,使其在紫砂藝術更上一層樓。 1982年作品《十二件什壺》獲輕工部陶瓷美術評比二等獎。 1987年《翻蓋柿子壺》選定在中南海紫光閣陳設。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邵春元清乾隆年間制壺高手,生卒年待考,曾為宮廷制壺。此壺泥料純正,色澤溫潤,渾樸端莊,做工精良。香港茶具文物館藏有“邵春元粉彩山水圓壺”,製作佳。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