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宜興鐵砂泥壺 (17)
- May 30 Thu 2024 12:14
當代紫砂壺_周桂珍製黑紫砂笠帽花鳥壺
- May 26 Fri 2023 18:27
荊溪南孟臣製_墨泥束帶雙環把井欄水平壺
- Oct 08 Sat 2022 17:56
當代紫砂壺_蔣小軍製青銅砂西施蓮蓬壺
蔣小軍,工藝美術師。1964年12月2日出生於宜興市紫砂陶藝世家蔣氏家族潛洛村,祖父蔣挺芝、父親蔣盤明都是民間有名的紫砂陶藝人。自幼受祖輩和高級工藝美術師蔣蓉影響,酷愛陶藝,學校畢業後隨父學習制壺技藝,受姑媽蔣蓉大師指點 ,擅長花貨與雜件小品的製作。1997年入編“當代宜興陶藝名家集”。作品在台灣、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很受歡迎。作品《三友壺》榮獲福建國際茶王大賽銀獎;《魚化龍供春》榮獲上海國際茶文化節創藝獎;《華夏之子》榮獲第五屆新人新作(國際陶藝研討會)優秀獎;《六方掇只》榮獲首屆廣東唯美文化藝術週展覽藝術獎;
- Jul 11 Mon 2022 10:14
當代紫砂壺_張庚娣(甲子年)刻製黑紫砂百壽壺
張庚娣,女,1945年生於蜀山,紫砂老藝人張洪壽之女,十二歲起便從父參與紫砂壺製作,直至1958年紫砂工藝廠開辦時,即入廠師承吳雲根、王寅春。早期在廠內專門製作紫砂壺水平類的光素器,當時專司水平類生產車間的陶手主要有,張梅雲、陸巧英、王庭梅、施秀春、金銀鳳、張庚娣六位,其光素器功力可見深厚。
- Jun 14 Tue 2022 16:53
當代紫砂壺_荊溪鳳英款黑鐵砂葫蘆壺
束鳳英 女江蘇宜興人(1940-2015)年,高級工藝美術師、省大師,束六度之女,束旦生胞姐,1956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老藝人裴石民、顧景舟學藝。擅長製作各種光貨、花塑器。如螃蟹、花果等。學徒滿師後,束鳳英又從事產品的製作,到1971年至1980年間又再次擔負起培養藝徒的工作,共帶領了三批學徒,如張毅、丁洪順、高建華、高建芳、丁亞平等。 1987年《翻蓋柿子壺》選定在中南海紫光閣陳設。
- Feb 17 Thu 2022 10:20
當代紫砂壺_顧紹培製黑鐵砂三足逸泉壺
顧紹培,字陶園顧,1945年生於宜興丁蜀鎮古南街的紫砂陶業世家。曾外祖母、外祖母、母親都從事紫砂壺的製作,祖父是蜀山地區從事紫砂彩釉工藝的領頭人。1958年顧紹培進入宜興紫砂廠,師從陳福淵,後得當代壺藝泰斗顧景舟長期指導。曾獲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 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金盃獎;首屆中國工藝美術華藝杯金獎;二十多次獲省、國家級工藝美術評比大獎。曾先後擔任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研究所副所長,該廠副總工藝師,宜興錦達陶藝有限公司總工藝師,現為中國宜興紫砂博物館鑑定委員會委員、宜興方圓紫砂工藝有限公司副總工藝師。 2006年11月由國家發改委授予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 Feb 16 Wed 2022 09:49
當代紫砂壺_惲益萍辛巳年製一粟(毛國強)刻鐵砂圓線壺
惲益萍 女 1954年出生於江蘇宜興,工藝美術師(宜興市職改辦評定),1972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從師何道洪學習制壺技藝,開始紫砂工藝生涯.在藝師的精心授藝下,經勤學苦練, 八十年代末,進入中央工藝美院陶瓷設計系造型設計專科深造。汲取了豐富的工藝美術理論及造型設計的專業知識。三十多年的紫砂生涯,先後得到何道洪、范洪泉老師的精心指點。掌握了紮實的製壺功底。作品從初期的光貨、方器、仿青銅器等,至具有一定特色的松竹梅樁類花貨作品。作品有《鳳鳴壺》等,《梅花三弄組壺》收藏於香港茶具博物館。
- Sep 27 Mon 2021 11:30
民國時期_道光六年 飲之壽鴿嘴鐵砂壺
壺是鐵砂製,托款道光六年,包漿自然古樸,如石似玉。結構嚴謹勻稱,質地細膩潤澤,技藝嫻熟老練,構思巧妙。沉穩中見靈動,寧靜的大雅之美 。壺壁刻有,山中ㄧ杯水、可清天地心,壺蓋刻 飲之壽,字體流暢、刀工見骨。
- Sep 15 Wed 2021 10:53
80年代潮汕「老安順製」貳陸杯款 黑汕頭水平
老安順 茶壺的創始人是章壯雄的曾祖父、清末名壺師章大得,老安順 是在他的手中吸收了各地的制壺技藝并自成一系。老安順 茶壺技藝獨到,其制作過程要經過拉、修、安柄、安嘴、批、上水、上釉、燒等近20道工序,比用模具批量生產的茶壺復雜得多。
老安順 手拉壺在釉面、密封度、薄度等方面與其它地方的制壺技術相比,都要堪稱一流。章壯雄說:這種壺光潔度好、釉面美觀,蓋子與壺身之間制作精密﹔壺壁輕薄如紙、磕碰敲打之聲清脆似鐵。正因為這種茶壺含有的鐵元素等礦物質以及它的精密度,所以用它泡出的茶不僅更加清香,還能保溫保鮮,盛夏時節用它泡的茶放几天也不會變質。
- Jul 08 Sun 2018 14:37
宜興一廠_文革時期1973年製鐵砂水平壺
文化大革命前期是1966-1971年,時代的主旋律是破舊立新、否定傳統。宜興紫砂工藝廠只生產普通商品壺,銘文也只能是毛主席語錄、詩詞,刻畫也只能是樣板戲、紅衛兵、工農兵形象、毛主席詩詞意境畫,由此構成了紫砂文革壺的早期特點。1971年下半年,國家對工藝美術生產的政策有改變,周恩來總理指示只要」不是反動的、黃色的、醜惡的「都可以組織生產,並號召工藝美術行業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思想指導下,為國家多生產出口商品,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所以,紫砂壺的面貌立刻有了很大的變化,表現為器形設計有了極大的發展,新的壺式不斷出現;由於」極左「思想還很濃厚,還在威脅著正常的藝術創作,只是儘可能地採取迴避的態度,所以紋飾在題材內容方面沒有發展。但文革壺早期的裝飾也迅速消失,只是在一些傳統壺式上刻有與茗茶有關的銘文,但仍是文革前的內容。
- May 03 Thu 2018 12:36
民初時期_鐵畫軒制黑鐵砂加彩小壺
- Feb 13 Tue 2018 10:19
清朝清德堂_鐵砂泥壺
- Nov 16 Thu 2017 08:56
民國初 金鼎商標_ 馮桂林制 瓜瓞綿綿壺
金鼎商標——即民國時期吳德盛紫砂陶器行(亦稱公司或店),為吳漢文於民國五年( 1916 年)所設。店址選在宜興縣城蛟橋邊堍。早期用印為“吳德盛”陽文籇書小方章,底蓋並用。稍後用印為陽文籇書大方章“吳德盛制”。中期用印為大圓章陽文籇書為“吳德盛制”、“宜興吳德盛制”。至二十年代後期,店主吳漢文創立“吳德盛”店號著名商標“金鼎商標”。 “金鼎商標”印款中央以鼎為圖案,四角為陽文楷書“金鼎商標”,為“吳德盛”店號訂壺專用印款。後期吳漢文亦以陽文楷書方章“松鶴軒”鈐於精製之壺。 “吳德盛”、“金鼎商標”印款鈐壺底,蓋把一般有製壺者小方章印款,當時專門為吳德盛製作紫砂茗壺的有岩如、儲銀蘭、王熙臣、馮桂林等,專門為吳德盛銘刻的藝人有任淦庭,經常訂製坯件的有俞國良、程壽珍、朱可心、汪寶根、吳雲根、王寅春等。在民國十四年( 1925 年),吳漢文又在上海開設“吳德盛”分號,主要銷售紫砂製品。吳漢文自己制的茗壺早期亦用“吳德盛”款。抗戰爆發後“吳德盛”倒閉,“吳德盛”及“金鼎商標”印款沿用至 1939 年底。
- Aug 01 Tue 2017 10:29
當代紫砂壺_蔡豔制黑泥瓢瓜壺
- May 27 Sat 2017 12:13
大清光緒宮廷御用?_黑鐵砂
- May 27 Sat 2017 12:12
當代紫砂_陳國良制 薄胎黑泥壺
- Apr 22 Sat 2017 18:44
宜興一廠_周六妹製黑泥芭樂壺[ 請飲中國烏龍茶 ]
紫砂壺藏家,依時間將壺區分幾個分界:民國以前(1912年前)稱為古壺;1912至1954年稱為民初壺;1955年到1982年稱早期壺;1982年後則稱現代壺。早期壺中,以宜興一廠生產為大宗,一廠壺幾乎等同於早期宜興壺。
宜興一廠為官廠,在1958年成立。一廠負有外銷創匯責任,為了大量產製紫砂壺,將過往個人製作改為團體製作,由工匠帶領幾位學徒大量商品化製作紫砂壺。這個時期的壺做工不是很精緻,泥料也非頂級,但品質實在、穩定,相較於現代壺,更是帶古樸意味,在台灣大受歡迎。
早期宜興紫砂壺銷往台灣,以標準壺為大宗,也是台灣人最愛的壺型。以1978至1983年數量最多,也受到歡迎。其中,「荊溪惠孟臣製」、「請飲中國烏龍茶」等壺更是受到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