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宜興紫砂壺 (223)
- Nov 28 Thu 2024 12:21
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_師傅版花器罐紫砂青蛙蓮子荷花壺
- Nov 22 Fri 2024 16:31
清末民初_貢局款400cc竹段大壺
- Nov 16 Sat 2024 11:09
清末民初_范大生雙鳳款紫砂笠帽蓋甕型壺
據《范氏宗譜》記載,「十九世,欽仁,字承甫,慶升公長子,為繼祖小宗。承父業製造大生紫砂名壺……」。由此可證,范大生並非是一個具體的人物而是一個稱號,我們常說的范大生就是宗譜中記載的這位「范欽仁」。
范大生(1874-1942),字繩武,號承甫,世居宜興丁蜀西望圩村。師從紫砂名家范鼎甫,善制"合菱"、"合桃"、"竹鼓"、"魚化龍"等壺,作品生動傳神,富有情趣,享有"千金易得,大生壺難求"之美譽。
論及紫砂傳承,那時一般紫砂藝人都比較保守,不肯將拿手絕活輕易傳人,但范大生在「利永陶工傳習所」不只代課、講課,而且收了馮桂林為徒,並胸懷坦蕩把本人所學、所摸索出的絕技,盡數傳授給馮桂林,為馮桂林成為一代大家奠定了技藝基礎,成為紫砂史上的一段「近代教育佳話」。
- Oct 30 Wed 2024 12:09
當代紫砂壺_己卯年載國芳製紫砂松鼠壺
- Aug 08 Thu 2024 10:52
清道光時期_邵友廷製紫砂銅提樑四方圓蓋壺
古謂「窯之有變 匪夷所思」
方器製作難於圓器,一是成型不易,再則直面較多,稍有瑕疵或變形便極易暴露。 紫砂方器造型變化眾多,古有「方非一式」之說。 此器各附件皆以直線組成,立壁挺直,光潔無瑕,毫無變形之感。 壺形體優美,工藝嚴謹,氣韻生動,造型古樸,技法獨特,流型似鳥,如同鴿子飛翔,頗有特色。 鈕為半圓形,豐腴流暢,中置一孔,銅把作軟提,便利提攜。整體壺身透露出豪爽、剛勁、陽剛又俱靈動之氣。比例準確,口蓋緊密平整,塊面挺括,線條俐落,氣勢雄偉。 蓋頂印“友廷”,壺把孔邊印“友廷”,底款落“宜興紫砂”。
邵友廷,清朝道光至同治年間宜興上袁村人,他精工壺藝,尤其善於製作鵝蛋壺和掇球壺。 邵友廷成名於“邵大亨”名家之後,形製尚樸,技藝腴麗。 並傳繼子程壽珍,為其造就紫砂藝品的堅實基礎,成為屢摘國際金獎的名手。 是近代製壺名家程壽珍的養父。 他製作的紫砂壺大多工整、規則,尤其擅長製作方圓器和加彩壺。 邵友廷製作的器物,大多蓋有「友廷」二字的橢圓形陽文楷款,邵友廷是清末的製壺名家,其作品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 Jun 10 Mon 2024 09:23
當代紫砂壺_周桂珍製紫砂東坡提樑松樹壺
- Feb 21 Wed 2024 16:25
當代紫砂壺_潘持平制紫砂手刻紅雙囍字方磚壺
- Jan 17 Wed 2024 11:00
金鼎商標_范大生製紫砂折肩八卦鈕蓋八方壺
范大生字繩武,號承甫。清光緒元年(1875)-民國31年(1942)。世居宜興縣丁蜀鎮西望圩村。民國初年,被利永陶器公司聘為技師。民國五年又受江蘇省立第五中學校長童斐之聘,任該校陶業教師。一生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制壺技藝精深,《大生壺》名噪一時,傳世之作櫃簽甩請有《合棱》、《魚化龍》、《合梅》、《一捆竹》、《仿民嘗祖古》、《掇球》等壺。造型渾樸有致,色澤勻稱,均為壺藝珍品。精心創作的大型陶塑《雄鷹》曾獲1935年英國倫敦藝術博覽會金獎。范大生一生都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紫砂壺制壺技藝,練就一身制壺本領。在其所製作品中,合菱、魚化龍等多種形式為其代表作。
- Sep 19 Tue 2023 11:00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汪寅仙(1943年6月16日-2018年2月28日),女,漢族,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1956年11月,考入紫砂工場學習紫砂工藝,先後師從吳雲根、朱可心、裴石民、蔣蓉等人。1973年,進入紫砂廠研究所,專門從事紫砂陶造型設計。1975年9月,參加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辦的“江蘇省日用陶瓷美術設計訓練班”。1998年,從紫砂工藝廠正式退休。2007年,汪寅仙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入選項目為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2012年2月,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等部委舉辦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演活動。汪寅仙先後當選浙江省人大代表;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第三屆全國會員大會理事;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女陶藝家分會會長;江蘇省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汪寅仙先後創作設計了300多件(套)作品。她的作品門類齊全,品種多,有茶壺、茶具、咖啡具、花瓶、餐具、酒具、文房四寶、陳設品等等。
- Sep 07 Thu 2023 16:54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 May 29 Mon 2023 17:20
宜興紫砂七老_范祖德製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款竹段壺
- Jan 17 Tue 2023 12:48
清末民初_李寶珍製跂陶(吳漢文)刻傳爐對壺
李寶珍(1888—1943),宜興丁蜀蜀山南街人。大個子,臉上有疤,為人忠厚誠懇,貧民出身。師從俞國良,為晚清至民國紫砂製作大師,民國著名的「三寶三根」(李寶珍、汪寶根、陳寶生、吳雲根、顧德根、程盤根)之一,與紫砂大師吳雲根齊名。李寶珍製壺,技藝精良,施藝精到,從不粗製濫造,製壺樸實厚重,圓融不已,傳世作品極少,壺器流傳多為光貨。
跂陶即吳漢文,是清末民初時期的篆刻大家。善陶刻書畫,許多作品都署名“跂陶”、“企陶”、“潛陶”、“松鶴軒”等。
此傳爐對壺,壺身一面有跂陶刻銘詩文,壺的另一面一壺刻梅花一壺刻竹,壺蓋內壁一側刻長方陽文楷書「寶珍印」,壺底中心篆書陽文印「李寶珍制」方款。
- Dec 12 Mon 2022 11:03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 Dec 09 Fri 2022 13:01
清朝時期_乾隆年製款竹坪刻紫砂臥獅折肩碗燈壺
- Nov 14 Mon 2022 10:24
荊溪惠孟臣_四腳溪回頭臣紫砂水平壺
- Nov 04 Fri 2022 12:53
清末時期_黃玉麟製吳昌碩刻紫砂肉餅壺
- Oct 20 Thu 2022 15:56
當代紫砂壺_范定芳製紫砂薄胎水平壷
- Oct 05 Wed 2022 15:47
民國利永公司出品_蔣燕庭製岩如刻(蔣永西)紫砂笠帽古瓮壺
天茶星守東井,佔之吉,得茗飲 岩如。
蔣燕庭( 1894-1943 ) 江蘇宜興川埠潛洛村人。原名鴻高) 、鴻高、後改燕庭、燕亭、彥廷、志臣、 蔣祥元之、既得其父真傳、又從宜興仁張蘭舟處學得紫砂雕塑技藝、其「觀音菩薩」、享譽鄉裡。民國19年(1930年),蔣氏至上海古董商湯臨澤家仿製古董。湯氏原是一位文物收藏家,由收藏古董而經銷,再到仿製販賣。蔣彥亭仿製的第一件作品是清陳鳴遠的「三獸壺」,經過兩個多月才告成功,鳳流、龍把、麒麟鈕與壺身宛若天成,令湯臨澤十分滿意。蔣彥亭仿古製品最大的優點就是他的新制不經作舊就有古壺的老味,這是一種粗獷古樸的韻味,新壺老味。
- Sep 27 Tue 2022 11:01
清末時期_黃玉麟製紫砂瓢蟲三趾蛟樹癭壺
黃玉麟,生於清末(1842-1914),繼邵大亨之後又一重要的製壺大家,他所製的壺選泥講究,作品瑩潔圓潤,精巧不失古意,靈妙天然。有說他,每制一壺,必精心構選,積日月而成,非其重價弗予,雖屢空而不改其度。其傳記載入《宜興縣志》。黃玉麟善於配製紫砂泥,其作品具有精巧之特點,又不失古典韻味,曾被吳大澄和顧茶林先後請到家中製壺。吳大澄是當時的金石收藏家,黃玉麟在吳家時能看到很多古代的銅器和陶器,他把這些古器物的藝術特色融化到紫砂壺的創作中,使他的壺藝更加精進,名氣大增,給後人留下不少佳作,如,魚化龍壺,供春壺等等。
- Sep 23 Fri 2022 11:46
清末民初_范莊農家款 范靜安製(壬午1882年)紫砂橋鈕井欄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