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明代瓷塑藝術大師,擅長人物瓷塑,其瓷塑作品線條圓潤柔和,清秀灑脫。 有觀音坐像、負書羅漢、等作品為大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等國內外博物館所珍藏。 陳偉也善於製作盒、碗等日用器皿,工藝精緻,造型簡樸。 常見有「山人陳偉」、「陳偉之印」等篆文款識。

德化瓷壇當代知名雕塑藝術家、古陶瓷收藏愛好者蘇清河先生珍藏有陳偉瓷塑福德正神一尊,此件員外型土地公瓷像23釐米,背面有篆書陰刻陳偉之印方章。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明代福建德化窯_陳偉製瓷塑土地公像高23公分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汪寅仙(1943616-2018228日),女,漢族,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195611月,考入紫砂工場學習紫砂工藝,先後師從吳雲根、朱可心、裴石民、蔣蓉等人。1973年,進入紫砂廠研究所,專門從事紫砂陶造型設計。19759月,參加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辦的江蘇省日用陶瓷美術設計訓練班1998年,從紫砂工藝廠正式退休。2007年,汪寅仙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入選項目為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20122月,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等部委舉辦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演活動。汪寅仙先後當選浙江省人大代表;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第三屆全國會員大會理事;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女陶藝家分會會長;江蘇省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汪寅仙先後創作設計了300多件(套)作品。她的作品門類齊全,品種多,有茶壺、茶具、咖啡具、花瓶、餐具、酒具、文房四寶、陳設品等等。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當代紫砂壺_汪寅仙製宜鈞釉松鼠尾流葡萄壺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潘富鼎,乾隆年間著名紫砂壺藝人,所製作以方壺為多,並承製宮廷御品,目前所見傳世品甚少。此壺笠帽宮燈式,形貌優雅,猶如明代儒生,頭戴笠帽,兩袖清風,縱情山水。此壺身作圓珠體,壺鈕呼應作寶珠形。壺流微翹與壺把伸展得宜,豐腴中猶蓄骨力。蓋內造型尤見柔美,以氣口為中心,做數圈同心圓,環環相扣,層層過度,宛如湖中投石,漣漪不絕。依此壺式形制、泥胎,可推為清盛期雍乾年間出品。壺底雙框篆書陽文“潘富鼎制”印款。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清乾隆時期_潘富鼎製粗粒朱泥笠帽宮燈壺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度16公分 腹徑 20公分 口徑 14.5公分 足徑 9公分

此罐形體周正,氣質端莊,時代特徵鮮明。束口,短束頸,球狀鼓腹,飽滿豐腴,肩部起雙泥條拱系,精神倍至。底承餅狀實足,修足規矩至極。內外黑釉,外壁釉不及底,截釉線十分整齊,可見施釉工藝精湛。釉面均勻平整,釉光滋潤柔和,色顯深醬褐。胎質細膩,燒結程度高,具一定瓷化度。

A.jpg

B.jpg

C.jpg

D.jpg

E.jpg

F.jpg

H.jpg

I.jpg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盞是指建窯出產的茶盞,用福建建陽水吉一帶含鐵量較高的粘土為胎底燒製而成,建盞始燒於五代末北宋初年,初期出品以無斑紋通體烏黑的茶盞為主,稱為「烏金釉盞」。到了北宋初年,由於建安被劃為貢茶產區,建立了北苑茶園,建窯出產的的黑釉茶盞成為進貢給皇帝的貢品。至明代,由於飲茶習慣改變,建盞逐漸式微。至近年開始復興。建盞因其燒制工藝的特殊性,每一隻盞的花紋、樣式皆不相同,並且因不同茶種的沖泡的不同,建盞會隨時間變換出各種不同的七彩花紋,因此養盞也逐漸在喝茶人群中風靡起來。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建陽窯供御印款藍油滴束口毫變盞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范祖德,男,宜興人,生於1909年,卒於1976年,乃清末民初製壺名師范福奎(1884-1956)之子,紫砂一代宗師范大生之姪,盡得范家製壺真傳,工藝超群,工底深厚,善製花貨。范祖德不僅上承先祖之藝,對後進更是影響深遠,包含其子范盤衝(1939)與製壺名家范順生均受其指導。

範祖德是195410月建國初期宜興紫砂工藝廠開廠時7位名師之一(裴石民、吳雲根、朱可心、施福生、邵陸大、范正根、範祖德),他們7人在建國初期百業凋零的情況下,組織紫砂合作社恢復生產,白手起家,招學徒傳技藝,宜興紫砂業能有欣欣向榮的今天,他們7位名師的初創之功將永遠被後代陶人所銘記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0年代荊溪款有荊溪南孟臣. 荊溪惠孟臣包含四腳溪.右水溪.大腳溪.小腳溪,年代依此往後推.而後方有中國宜興款。
此品四腳溪水平墨泥壺. 窯火極佳,身形適中,細砂隱隱可見,又經久使用,潤養有加,呈現出瑩潤斑斕的色彩。壺嘴二灣流前引胥出,優雅含蓄,手把大小雙圓圈木窗式.俱有古雅之氣.桶腰上束帶活潑跳動. 80cc井欄壺一面繫有束帶.另面刻有憶起清茶香 相聚共品嚐.字體流暢華麗.蓋內水平小木章.整個器俱製作規矩合度,骨肉亭勻。古樸中帶有活力.是件少見老古茶器.墨泥井欄壺。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宜興紫砂廠,建立於1958年,改制於1997~1998年,可謂是中國官方紫砂工藝廠,不僅用料純正,工藝正統,壺型美觀,更是宜興紫砂歷年系統中最正規的傳承,是玩藏紫砂者不得不認識以及深入了解的基礎。紫砂一廠於1998年改制民營後,官方紫砂廠已不復存在,廠壺更是不復生產,雖是當年量產的商品壺,但泥正、型美、工藝有制,現今仍是紫砂玩家追求的平民收藏。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寶珍(1888—1943),宜興丁蜀蜀山南街人。大個子,臉上有疤,為人忠厚誠懇,貧民出身。師從俞國良,為晚清至民國紫砂製作大師,民國著名的「三寶三根」(李寶珍、汪寶根、陳寶生、吳雲根、顧德根、程盤根)之一,與紫砂大師吳雲根齊名。李寶珍製壺,技藝精良,施藝精到,從不粗製濫造,製壺樸實厚重,圓融不已,傳世作品極少,壺器流傳多為光貨。

跂陶即吳漢文,是清末民初時期的篆刻大家。善陶刻書畫,許多作品都署名“跂陶”、“企陶”、“潛陶”、“松鶴軒”等。

此傳爐對壺,壺身一面有跂陶刻銘詩文,壺的另一面一壺刻梅花一壺刻竹,壺蓋內壁一側刻長方陽文楷書「寶珍印」,壺底中心篆書陽文印「李寶珍制」方款。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潘洪慶,1953年出生在丁蜀鎮蜀山老街,1969年進入紫砂一廠,經常和顧景舟,蔣蓉,何道洪,顧紹培,徐秀堂,鮑志強,汪寅仙等工藝美術大師在一起研討壺藝,對傳統紫砂壺造型獨特的尺度有很準確的把握,使人感到親切自然而富有傳統意味,多年以來踏踏實實地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並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帶給人一種高雅的傳統文化氣息。此款紫砂“古瓮壺”,器型厚實飽滿,質地砂粒細膩,表面光澤潔淨,顏色純正明快,原礦紫泥手式精製而成,有很高的收藏和使用價值!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當代紫砂壺_潘洪慶紫砂一廠高級工藝師泥王款古瓮壺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