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 10 Thu 2022 14:07
清末民初_枝上月三更 孟臣款朱泥矮梨形壺
- Mar 09 Wed 2022 09:44
民國時期_枝上月三更 孟臣款朱泥宮燈壺
- Mar 08 Tue 2022 09:56
當代紫砂壺_沈遽華製早期小印黑紫砂仿古壺
沈巨華 又名蘧華,1939年生於江蘇宜興,現職工藝師。 1955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隨顧景舟學藝。 1957年再隨施福生學做花貨。1958年與史濟華協助王寅春培訓陶工。1973年進紫砂廠研究室,專營造型設計,曾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造型製圖課程。曾與其夫李昌鴻合作贏得中央輕工業部科技成果金龍獎,萊比錫春季國際博覽會金質獎(1984),江蘇省四新產品一等獎及宜興陶瓷公司新產品二等獎。
- Mar 07 Mon 2022 16:51
宜興一廠_周六妹製紫砂執筒壺
周六妹:1986年版宜興陶瓷紫砂廠工藝師、助理工藝師、技術員名錄.
中國宜興紫砂一廠,起於1958年,止於1998年。這浩蕩的四十年所生產的紫砂壺商品數以百萬計,再折算天然、災害及人為損壞,打個五折也是一筆可觀的數字,但人們對於紫砂壺的喜愛,可又豈此這個數字能滿足。80年代初期,因港商的加入流通, 紫砂開始火熱,雖迫於當時政治氛圍,可兩岸紫砂經第三地轉折仍是私通不斷,為了紫砂,中國本地以外的壺友藏家可謂是千方百計,當然,紫砂壺獲得不易,需求過於供給,利益所趨之下,「仿製」也成了必有的歷程。80年代中期之後,中國開放,更是加成了廠壺仿製的火焰。
- Mar 05 Sat 2022 10:31
宜興陶業生產合作社_邵陸大製朱泥菊瓣壺
邵陸大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名藝人俞國良之養子,與邵寶琴為兄妹,宜興紫砂工藝廠開創期的名工,記錄於《宜興紫砂》一書之中。工治砂壺。宜興紫砂工藝廠藏有“漢君壺”是邵陸大制壺,于右任書。淡紫泥,製作周正,工整質樸,壺身鐫︰「漢文先生,右任」六字行楷。通高8.1、口徑6.6公分。《宜興紫砂》一書有著錄。
- Mar 04 Fri 2022 10:10
民國時期_似有玉人來逸公款朱泥水平壺
惠逸公(約公元1766—1831年),清朝著名紫砂藝人。惠逸公生於清雍乾年間,他大小壺兼制,善製小壺,以工巧聞名,可與惠孟臣相提並論。
惠逸公與明朝的惠孟臣並稱“二惠”。只是惠孟臣的作品以渾樸精巧出名,比較而言,惠逸公則工巧有餘,渾樸不足。但逸公制壺形式大小與諸色泥質俱備,且長於工巧,而渾樸不逮。逸公書法楷行草書俱備,楷書尤有唐人遺意,而竹刀鋼刀俱備,刻鐫或飛舞或沉著。其壺泥色最奇,小壺亦有佳者,莫若手造大壺之古樸可愛也。
- Mar 03 Thu 2022 17:29
當代紫砂壺_華健制紅泥匏尊110CC小壺
華健,男1964年5月生於陶都,1982年進宜興紫砂廠, 2012年研高,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師承國大師顧紹培,研高劉建平,從事紫砂工藝創新製作,善製各類紫砂器皿,尤擅長方器造型的設計製作,紫砂全手工製作技藝功底不凡,屬同輩藝人傑出佼佼者,宜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命名傳承人。華健始終堅持全手工製作,因為他清楚,手工是紫砂壺藝術的基礎,既承載著傳承,又引導著創新。所製作品古樸穩重大方,形神俱佳,線條剛柔相濟,且具張力,追求玉器般的質感,不加無謂雕琢,口蓋挺括緊密。其中“鳴遠四足方壺”“觚 棱壺“和”傳爐壺“有一定的代表性。
- Feb 25 Fri 2022 17:09
民國時期_徐友泉款粗粒朱泥開光宮燈壺
徐友泉,名士衡,以字行,生於明朝萬曆年間(約1573-1620) ,時大彬的徒弟,他有著造型藝術方面的天才,對紫砂泥色豐富多彩有傑出的貢獻。徐友泉 善配海棠紅、硃砂紫、定窯白、冷金黃、淡墨、沉香、水碧、石榴皮、葵黃、閃色、梨皮等諸泥色,製作出各色仿古彝器和各種壺式。香港茶具文物館收藏徐友泉所製紫砂壺三件:仿古虎錞、異獸印泥盒、三瓣三足壺。
- Feb 24 Thu 2022 10:26
宜興一廠_沈漢生(石羽)製紫砂黑泥四足龍帶壺
沈漢生,男,一九四六年生於江蘇宜興,別號石羽,陶羽軒。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高級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中心創作委員、江蘇省無錫市美術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工藝美術專委會會員、中國紫砂博物館新品評審委員。代表作《百壽瓶》、《竹簡茶具》等。
- Feb 23 Wed 2022 14:25
宜興一廠_范洪泉制石陶(朱炳浩)刻紫砂四方福壽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