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雲根(1892-1969年),又名吳芝萊。1892年生於宜興和橋,14歲拜汪升義(汪生義)為師。1915年到山西省平定縣平民陶器廠任技師、1929年受聘於南京中央大學陶瓷科當技術員、1931年受聘於江蘇省立陶瓷職業學校窯業科任技師、1954年進入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195511月開始為紫砂廠招收第一批學員傳授紫砂製作技藝、1956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為紫砂技術輔導員,成為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藝人之一。為當今紫砂藝術界培養出有,高海庚、汪寅仙、呂堯臣以及葛明仙、何挺初、范洪泉等極有影響的紫砂藝術大師和名家。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鳴遠是幾百年來壺藝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他出生於紫砂世家,傳其父是明代著名紫砂藝人陳子畦。陳鳴遠所制茶具、雅玩達數十種,無不精美絕倫,陳鳴遠技藝精湛,雕鏤兼長,他還開創了壺體鐫刻詩銘之風,署款以刻銘和印章並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風格,作品名孚中外,他是紫砂史上技藝最為全面而精熟的大師,當時有「海外競求鳴遠碟」之說,對紫砂陶藝發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勳。他為紫砂工藝開拓新路,被譽為「清代第一家」,其作品曾被宮廷選作貢品。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惠逸公(約公元17661831年),清朝著名紫砂藝人。惠逸公生於清雍乾年間,他大小壺兼制,善製小壺,以工巧聞名。

惠逸公與明朝的惠孟臣並稱“二惠”。惠孟臣的作品以渾樸精巧出名,惠逸公則工巧有餘,渾樸不足。但逸公制壺形式大小與諸色泥質俱備,且長於工巧,而渾樸不逮。逸公書法楷行草書俱備,楷書尤有唐人遺意,而竹刀鋼刀俱備,刻鐫或飛舞或沉著。其壺泥色最奇,小壺亦有佳者,莫若手造大壺之古樸可愛也。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群祥 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宜興市職改辦評定),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宜興紫砂文化藝術研究專委會會員。 1954年生於江蘇宜興蜀山,是喝蠡河水長大的,從小耳濡目染紫砂業。 1972進江蘇宜興紫砂工藝廠,啟蒙大師乃當今壺藝大師呂堯臣先生,且深得一代宗師壺藝泰斗顧景舟大師賞識,得以入室拜師,並得其真傳。 1983年參加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造型設計培訓班深造,主修陶瓷造型設計,學以致用,受益非淺,經過三十年的悉心專研,刻苦學習,工藝嚴謹,一絲不苟,80年代便初露藝術才華並卓有成就,其作品深受陶瓷藝術界和收藏界的厚愛。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宜興一廠_吳群祥製紫砂球孔雙線圓壺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湘君1957年生於江蘇宜興陶都。 1976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工作。先後師承高級工藝美術師李碧芳,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名人謝曼倫。深得為師的教譯。 1981年宜興紫砂廠研究所從事創作設計製作。1983年、1988年二度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造型設計進修班學習深造,作品在集承師傳統和花器基礎上力求創新, 善製光素器、花器等多種器型,尤擅竹器。201714日授予第六屆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宜興一廠_高湘君製紫砂灑金井欄壺_

宜興一廠_高湘君製紫砂灑金井欄壺_

宜興一廠_高湘君製紫砂灑金井欄壺_

宜興一廠_高湘君製紫砂灑金井欄壺_

宜興一廠_高湘君製紫砂灑金井欄壺_

宜興一廠_高湘君製紫砂灑金井欄壺_

宜興一廠_高湘君製紫砂灑金井欄壺_

宜興一廠_高湘君製紫砂灑金井欄壺_

宜興一廠_高湘君製紫砂灑金井欄壺_

宜興一廠_高湘君製紫砂灑金井欄壺_

宜興一廠_高湘君製紫砂灑金井欄壺_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漢棠,1932年出生於宜興,2005年研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97 第四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3 首屆),師從顧景舟學藝,1955年參加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宜興紫砂工藝廠前身)19603月隨同師父顧景舟一起進紫砂研究所專事設計和創新,1975年進中央工藝美院陶瓷系深造,1984年進宜興紫砂工藝二廠任總工藝師、紫砂研究所所長。

朱炳浩 1944年生於宜興丁蜀,自幼酷愛中國傳統文化,尤對紫砂藝術鍾情。1955年跟前清秀才、紫砂名藝人魯輝章先生學習雕刻,練就了一手過硬的基本功底。而後被紫砂雕刻大名家任淦庭收爲徒賜藝名:雲石。朱老先生在學藝期間用過數個藝名:雲石、石雲、雲丙、雲兵、雲陶、云溪。作品在傳統技法基礎上巧妙融合了現代藝術美感,構思新穎,手法老道,改革開放以後一直使用石陶藝名,被譽爲宜興紫砂壺雕刻界"宜三石"之一。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宜興ㄧ廠_徐漢棠製石雲 (朱炳浩) 刻牛蓋小洋桶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壺屬古蓮子壺式,形制古雅,細砂隱隱可見,呈色明艷,式度凝練。器身飽滿蘊蓄,神采奕奕。壺型精巧,壺蓋留唇,蓋面穹起,三彎流飽滿,執把圓弧有力。整體器型精巧,線條挺秀,巧妙的勾勒出壺體的輪廓美和韻律美。壺底鐫刻“山水主人孟臣。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逸公,即惠逸公,清代雍正、乾隆時(1723-1795)宜興制壺高手。生卒不詳。逸公所製茗壺,形式大小與諸色泥質具備,尤泥色最奇。作品雅緻脫俗,巧而不織。小壺亦有佳者,莫若大壺之古樸可愛。書法無定體,楷、行、草書俱佳,真書高雅,楷書有唐帖遺意。刻法竹刀、鋼刀均用,或沉著或飛舞。工巧一類,可與孟臣相悉敵,故世稱「二惠」。多屬小壺,大者罕見。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桂珍,女,1943年生於宜興,2005年研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06 第五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3 首屆)1958年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在紫砂名人王寅春門下習藝,學習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識,1961年,得“紫砂泰斗”顧景舟的悉心指導,她的紫砂作品大氣、豁達、灑脫中也蘊含著女性的秀麗與和美,工藝精湛,儒雅大度是她的壺藝風格特徵。

40餘年的創造生涯,使她在紫砂藝術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近代的藝術大師中如劉海粟、朱屺瞻、馮其庸等都曾在周桂珍的壺上題詩作畫,與韓美林、張守智的合作,更引領了紫砂的新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南京博物館院、香港茶具文物館、台灣歷史博物館,都相繼收藏她的紫砂作品,她所製作的“集玉壺”,1978年曾被選為鄧副總理首次訪問日本的國家禮品,其製作的曼生提梁壺則被中南海紫光閣選作陳列工藝品。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宜興一廠_周桂珍制紫砂泥繪水平壺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記的創始人為~程壽福(是程壽珍的兄弟);生於清代道光末年1853~1926,其原籍為浙江杭州,七歲時跟隨祖輩至丁山,在上袁村定居,是孟臣後裔的義子;在當時是製作朱泥小壺的高手,工巧技精有獨到之處,所生產的茶壺大多銷往南洋一帶。

 第二代為~程金茂,繼承程壽福之父業。

第三代為程壽福之孫~程真慶,生於1907年,少年時跟隨祖父程壽福學製朱泥小壺,年輕時幫「吳德盛」家製壺,程真慶在其27歲時,由王寅春作媒,與蜀山南街周家之女~周鳳娣結婚(招親),生有一女一子,女兒為周志華,兒子為周志宣,都是紫砂一廠之職工,並都從事紫砂創作,也可說是「福記」的第四代傳人吧!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