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三年(1924年),因受江浙齊盧之戰的影響,陶工疏散,紫砂產量急劇下降。民國十四年(1925年)初戰火又起,至下半年逐漸平息。至年底,趙松亭籌集資金重建龍窯,定名為復興窯,專門燒制朱泥水平壺貢壺,早期為刻款,壺底刻貢局、貢壺二字,後用底款印章為無邊框印款,或陽文楷書上下單行貢局,或在壺蓋沿子口用刀款楷書橫寫貢局,或用花邊框中為陽文楷書上下單行貢局,或為蓋款陰文楷書貢局。壺表面或磨砂拋光,或不作處理,或用包金片包口沿、蓋沿、壺腳等處。至三十年代後才止。貢局款當時除趙松亭外其他制壺人和店號均有使用,如福記、昌記等。

IMG_0002.JPG IMG_0003.JPG IMG_0004.JPG IMG_0006.JPG IMG_0009.JPG IMG_0010.JPG  

文章標籤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蔣順英(女),字小順,19447月生於江蘇宜興,宜興紫砂工藝廠老技師,195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與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鮑自強,江蘇工藝美術大師周桂珍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均等為同期紫砂工藝班學員。

 

 IMG_0011.JPG IMG_0012.JPG IMG_0013.JPG IMG_0014.JPG IMG_0015.JPG IMG_0017.JPG  

文章標籤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俞國良生於1874年,制壺技藝精湛。曾受聘為蘇州金石家、書畫家吳大澄(著名書畫家吳湖帆的祖父,歷任廣東巡撫、湖南巡撫)制壺,後為兩廣總督端方制壺,名重一時。1915年為葛德和陶器公司、利永陶器公司制壺,所制「四方傳爐」為中國選送參加1932年美國芝加哥博覽會的紫砂產品之一,獲優秀獎。俞國良老家在無錫錫山,故常用印章「錫山俞氏」「錫山俞製」。晚年定居宜興蜀山,與當地邵氏寡婦成婚,傳藝於邵氏後人邵陸大、邵寶琴,1939年病逝,安葬於老家錫山。邵寶琴即倪順生之母。

IMG_0011.JPG IMG_0012.JPG IMG_0013.JPG IMG_0018.JPG IMG_0021.JPG IMG_0026.JPG IMG_0033.JPG  

文章標籤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倪順生,男,1938年生於江蘇宜興紫砂陶藝世家,江蘇省高級工藝美術師,其母邵寶琴為清代名人俞國良之養女,並親授紫砂技藝以“錫山俞傳”壺藝聞名暇邇。 

其幼時,耳濡目睹製陶工藝,於1955年隨父母進人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宜興紫砂工藝廠前身)成為第一批紫砂藝徒,隨名大師朱可心習藝,勤摹多練,掌握了紫砂手工製作紮實功底,長年致力於創立具自己獨特風格的花塑器茗壺,成果斐然。 

1958
年藝成帶徒施藝,其後長期在宜興紫砂工藝研究所,從事紫砂茗壺創作設計工作。作品以大自然的松柏、梅、桃等樹枝花果塑造壺形、點綴以小昆蟲為裝飾,情趣盎然,其題材鮮明,為藏家喜聞樂見而珍愛。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大型工藝美術展覽活動,有茗壺、有茶具、有案頭用具及各式陳設擺件壁設。

IMG_0001.JPG IMG_0004.JPG IMG_0005.JPG IMG_0006.JPG IMG_0008.JPG IMG_0009.JPG  

文章標籤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52年2月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建立,由裴石民、吳雲根、朱可心、施福生、範正根、邵六大、范祖德、等七人組建紫砂工廠隸屬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 使用[宜興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特定年代印款,印款為楷書圖章,[宜興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字款自右向左鐫刻,不同於現今自左向右,上為[宜興]字款、中為[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字款、下為[出品]字款。該印款除加入紫砂工廠從業人員使用,凡向民間定壺,供柸者亦使用此印款。印款沿用至[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半年之後1954年底止IMG_0057.JPG IMG_0059.JPG IMG_0060.JPG IMG_0061.JPG IMG_0062.JPG IMG_0066.JPG  

文章標籤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鐵星泥的鐵礦含量特別多,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非常密集的小熔點,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沖泡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在黃龍山脈紫砂中挑選提煉出來的特殊紫砂泥礦,泥色:深茄紫胎骨堅潤,此種泥料非常難得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許雲工藝美術師,優秀青年陶藝家,1978年生於著名陶都¬——宜興,自幼就對紫砂藝術情有獨鍾,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成長,耳濡目染,給今後的製壺之路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先後有幸得到多位大師的指點,博採眾長,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作品線條流暢、造型新穎、傳統中有新意,實用中有美觀。深受廣大壺藝愛好者的親睞與收藏,是紫砂界一位頗具實力的巧匠。IMG_0044.JPG IMG_0046.JPG IMG_0047.JPG IMG_0048.JPG IMG_0050.JPG IMG_0052.JPG IMG_0054.JPG IMG_0055.JPG  

文章標籤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印、花印特定年代印款為清光緒七年至十六年( 1881-1890 )期間所用茶壺印款,此期間國內外興起紫砂收藏熱,於是仿古之風開始盛行。

IMG_0003.JPG IMG_0004.JPG IMG_0006.JPG IMG_0013.JPG IMG_0015.JPG IMG_0017.JPG  

文章標籤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068.JPG IMG_0069.JPG IMG_0070.JPG IMG_0072.JPG IMG_0076.JPG IMG_0078.JPG  

文章標籤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革壶指宜兴紫砂工艺厂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的紫砂壶。特别是1966-1971年,
是文化大革命的前期,当时特定的政治形势对工艺美术生产都产生了特殊的冲击,故形成极其鲜明的时代特点。
这在紫砂壶发展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显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文革壶1972年为界限,有前后两种不同的面貌特征。由于文革壶是宜兴紫砂工艺厂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生产的普通商品壶,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风云变幻,历时十年的文革壶也呈现出多种风貌,一般以1972年为界限,先后出现两个阶段。 
文化大革命前期是1966-1971年,时代的主旋律是破旧立新,否定传统。宜兴紫砂工艺厂只生产普通商品壶,
铭文也只能是毛主席语录,诗词,刻画也只能是样板戏,红卫兵,工农兵形象,毛主席诗词意境画,由此构成了紫砂文革壶的早期特点。 
 1972
年以后,紫砂壶上便不再刻毛主席语录了,逐渐恢复了传统的装饰内容。IMG_0023.JPG IMG_0025.JPG IMG_0027.JPG IMG_0028.JPG IMG_0032.JPG IMG_0038.JPG IMG_0043.JPG  

文章標籤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079.JPG IMG_0081.JPG IMG_0082.JPG IMG_0084.JPG IMG_0087.JPG IMG_0089.JPG  

文章標籤

中林佬の紫砂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