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友蘭 ,陽羨(今江蘇宜興)人,清嘉慶至咸豐年間宜興制壺高手,(1795年-1862年),為清中期紫砂名家。道光年間曾為清宮製作過貢品,北京故宮博物院現收藏他的傳器。也是當代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輩人。邵友蘭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緻,質堅如玉為一絕”。邵氏與“陳曼生”“符生鄧奎”“邵二泉”等名家同時期,常有印記留在製器上。所用印章有橢圓式帶邊紋的“陽羨邵友蘭制”、帶邊框的“友蘭秘製”,蓋內鈐“友蘭”、“真記”楷書小章款。
邵友蘭 ,陽羨(今江蘇宜興)人,清嘉慶至咸豐年間宜興制壺高手,(1795年-1862年),為清中期紫砂名家。道光年間曾為清宮製作過貢品,北京故宮博物院現收藏他的傳器。也是當代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輩人。邵友蘭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緻,質堅如玉為一絕”。邵氏與“陳曼生”“符生鄧奎”“邵二泉”等名家同時期,常有印記留在製器上。所用印章有橢圓式帶邊紋的“陽羨邵友蘭制”、帶邊框的“友蘭秘製”,蓋內鈐“友蘭”、“真記”楷書小章款。
鮑利安,1959年生於宜興,1978年起師從高麗君、曹婉芬、潘持平,從事紫砂陶藝創作設計,後得顧景舟大師指導。
所創作作品獲得金獎六項、銀獎三項、銅獎四項、省級金獎三項、省級銀獎二項、省級銅獎三項、專利四項。收藏:中南海紫光閣、天津博物館、南京博物館等共計五項。先後在刊物發表論文兩篇,省級刊物(包括省級專業網站)發表論文三篇,並參與編寫《陶苑掇英》一書。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2016年 第六屆)、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2016年 第二屆)、2012正高、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會員、江蘇省陶瓷藝術。
葛明仙1939年生於丁山陶業世家。 1956年考入紫砂工藝廠。先後師從紫砂名藝人吳雲根、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 1984年經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培訓,全面系統學習了陶瓷理論知識。 1988年進紫砂廠研究所後,一直從事新品的開發和研製。作品多次獲國內外大獎,成績斐然。作品《綠大線元》壺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 1990年《龍紋玉璧》九件組壺榮獲全國陶瓷藝術展評二等獎及景德鎮國際陶瓷精品展二等獎。 1991年設計的七頭《瑰寶》組壺,廣受海內外喜歡。
周桂珍,女,1943年生於宜興,2005年研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06年 第五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3年 首屆),1958年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在紫砂名人王寅春門下習藝,學習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識,1961年,得“紫砂泰斗”顧景舟的悉心指導,她的紫砂作品大氣、豁達、灑脫中也蘊含著女性的秀麗與和美,工藝精湛,儒雅大度是她的壺藝風格特徵。
40餘年的創造生涯,使她在紫砂藝術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近代的藝術大師中如劉海粟、朱屺瞻、馮其庸等都曾在周桂珍的壺上題詩作畫,與韓美林、張守智的合作,更引領了紫砂的新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南京博物館院、香港茶具文物館、台灣歷史博物館,都相繼收藏她的紫砂作品,她所製作的“集玉壺”,1978年曾被選為鄧副總理首次訪問日本的國家禮品,其製作的曼生提梁壺則被中南海紫光閣選作陳列工藝品。
萬曆年間的名家有時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師徒三人,他們的壺藝都很高超,有「 壺家妙手稱三大」 之譽。另還有陳仲美、沈君用、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蔣時英、陳用卿、陳文卿、閔魯生、陳光甫、邵蓋、周俊溪和邵二蓀等,可以說是名工輩出,各有絕技。
邵蓋(1573-1629 ),明萬曆四年至崇禎二年間,江西婺源人,宜興制壺高手。工治壺,為明代名手。與邵文金、邵文銀為一家。邵氏一家所制茗壺,世稱"邵家壺"。邵蓋制壺工巧,自樹規模,為邵家一名手。
在紫砂壺的花器中,有兩款壺型都是極為難做的,非常考驗製作者的功力,這兩壺也被稱為花器的巔峰之作,它們便是「束竹壺」和「束柴壺」。束竹壺即以竹入壺,整體就是收束的一捆竹,在清代創製此器形後,多有名家演變,其中最為代表的為「五竹壺」、「十六竹壺」和「八卦龍頭一捆竹」
談菊惠,高級工藝美術師。 1959年出生於宜興陶藝世家,是著名的談氏壺藝世家的第四代傳人。 197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周桂珍研習紫砂造型和設計創作。 1985年進中央工藝美院進修陶瓷造型設計。
沈漢生(石羽),1946年生於江蘇宜興,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無錫市書法、美術家協會會員,宜興紫砂文化藝術研究專委會會員。沈漢生1959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著名老藝人任淦庭學藝,1985年函授進修書畫藝術,曾任錦達陶藝有限公司副總工藝師,1984年《百壽瓶、九頭竹筒茶具》(合作)獲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1995年作品《鴻運當頭茶具》(合作)獲江蘇省陶瓷新品評比二等獎,代表作品還有《曼生十八式壁瓶》等。
葛明仙1939年生於丁山陶業世家。 1956年考入紫砂工藝廠。先後師從紫砂名藝人吳雲根、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 1984年經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培訓,全面系統學習了陶瓷理論知識。 1988年進紫砂廠研究所後,一直從事新品的開發和研製。作品多次獲國內外大獎,成績斐然。作品《綠大線元》壺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 1990年《龍紋玉璧》九件組壺榮獲全國陶瓷藝術展評二等獎及景德鎮國際陶瓷精品展二等獎。 1991年設計的七頭《瑰寶》組壺,廣受海內外喜歡。